1、一味丹参,功同四物。

2、白露身不露,寒露脚不露。

3、好人难得六月泻。

4、不喝酒,不吸烟,病魔见了都靠边。

5、病急不要乱投医。

6、壮水之主以制阳光,益火之源以消阴翳。

7、宁舍其穴,不舍其经。

8、无事勤扫屋,强如上药铺。

9、医之为道,非精不能明其理,非博不能致其得。

10、医之为道,全在身考。

11、呕苦知邪在胆,吐酸识火入肝。

12、强光底下无毒虫。

13、温病凭脉伤寒凭症。

14、家有半边莲,可以和蛇眠。

15、铁脚威灵仙,骨见软如棉。

16、吃瓜果,要洗净,吃得卫生少生病。

17、白天人吃姜,晚上姜吃人。

18、有人识得半边莲,夜半可以伴蛇眠。

19、温邪上受,首先犯肺,逆传心包。

20、行欲方而智欲圆,心欲小而胆欲大。

21、人老多吃粥,多福又多寿。

22、苔黄腻热在肝胆,苔黄燥热在脾胃。

23、饮前洗手,饭后漱口。

24、菊枕常年置头下,老来身轻眼不花。

25、鱼生火,肉生痰,青菜豆腐保平安。

26、肥人眩晕少气多痰,瘦人眩晕少血多火。

27、家中一碗绿豆汤,清热解毒赛神方。

28、肥人气虚多痰,瘦人血虚多火。

29、铁脚威灵仙,砂糖加醋煎。

30、暴怒伤肝,五志化火。

31、湿邪为病,缓而难知。

32、腰痛吃杜仲,头痛吃川芎。

33、胀在腹中痞在心下,胀有形,痞无形。

34、孤阴不生,独阳不长。

35、扎针拔罐,病去一半。

36、凡水肿等证,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。

37、管不住你的嘴,管不住你的腿。

38、上床萝卜下床姜。

39、形不足者,温之以气,精不足者,补之以味。

40、暴聋属实,久聋属虚。

41、治风先去热,热去风自灭。

42、便秘补中气,藕粥很相宜。

43、阳络伤则吐血,阴络伤则便血。

44、血压高头昏,红萝卜粥灵。

45、风为百病之长,头为诸阳之会。

46、细辛不过钱,过钱手掌打一千。

47、要离药罐,洗手吃饭。

48、读仲景书当于无字处求之。

49、阴在内,阳之守也,阳在外,阴之使也。

50、干干净净,吃了没病。

51、孤阳不生,独阴不长。

52、饭后行百步,不用上药铺。

53、外入之寒,温必兼散,内生之寒温必兼补。

54、萝卜上市,郎中下市。

55、培之以黄芪,燥之以白术,补气健脾何患不除。

56、上焦如羽,非轻不举。

57、杂食者、美食也,广食者、营养也。

58、无热恶寒者发于阴。

59、蜂蜜益寿又润燥,葡萄悦色令年少。

60、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。

61、鱼生火,肉生痰。

62、扎针拔火罐,病好一大半。

63、老怕伤寒少怕痨。

64、夏季常吃姜,益寿保安康。

65、心中了了,指下难明。

66、欲求南风,先开北窗。

67、修和无人见存心有天知。

68、打得满地爬,快寻祖师麻。

69、若要疯气好,岩蚕、鱼鳖草。

70、不干不净,吃了得病。

71、面肿为风,脚肿为水。

72、用药难,识证难。

73、春捂秋冻,不生杂病。

74、安谷则昌,绝谷则亡。

75、一切不治之证,总由不善祛瘀之故。

76、有毛的、带刺的常能消肿定痛。

77、热在下焦,血伤则不渴。

78、吃饭吃个七成饱,包你无病活到老。

79、常洗衣,常洗澡,常晒被服疾病少。

80、内之证或不及其外,外之证则必根于其内。

81、暴饮暴食易生病,定时定量保安宁。

82、升降出入,无器不有。

83、早饭要好,午饭要饱,晚饭要少。

84、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,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。

85、痘要结,麻要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