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如来说世界,非世界,是名世界。
2、说法者,无法可说,是名说法。
3、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。
4、无有定法,如来可说。
5、心平何劳持戒,行直何用修禅。
6、离一切诸相,则名诸佛。
7、一切贤圣,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。
8、一切万法不离自性。
9、不应取法,不应取非法。
10、信心清净,则生实相。
11、下下人有上上智。
12、若见一切法。心不染着。是为无念。
13、诸心皆为非心,是名为心。
14、若真修道人,不见世间过。
15、应如是布施,不住于相。
16、如来所得法,此法无实无虚。
17、欲学无上菩提,不得轻于初学。
18、如来者,即诸法如义。
19、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。
20、所谓佛法者,即非佛法。
21、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。
22、佛向性中作。莫向身外求。
23、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。
24、说一切法。莫离自性。
25、一切法无我、无人、无众生、无寿者。
26、何名禅定。外离相为禅。内不乱为定。
27、戒庄严故,能生一切佛法义利,满足大愿。
28、如来者,无所从来,亦无所去,故名如来。
29、菩萨布施,等念怨亲,不念旧恶,不憎恶人。
30、知一切法。即心自性。成就慧身。不由他悟。
31、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,如来说名真是菩萨。
32、修行要有耐性,要能甘于淡泊,乐于寂寞。
33、过去心不可得,现在心不可得,未来心不可得。
34、若菩萨有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即非菩萨。
35、多欲为苦,生死疲劳,从贪欲起,少欲无为,身心自在。
36、实无有法,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
37、菩提自性。本来清净。但用此心。直了成佛。
38、一切众生心想异故,造业亦异,由是故有诸趣轮转。
39、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。若见诸相非相,则见如来。
40、若诸菩萨善用其心,则获一切胜妙功德。
41、一行三昧者。于一切处行住坐卧。常行一直心是也。
42、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
43、菩萨应离一切相,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。
44、如来所说法,皆不可取、不可说、非法、非非法。
45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,于法不说断灭相。
46、于诸法中。不生二解。一切佛法。疾得现前。
47、是法平等,无有高下,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
48、若识众生。即是佛性。若不识众生。万劫觅佛难逢。
49、如来是真语者、实语者、如语者、不诳语者、不异语者。
50、随缘不是得过且过,因循苟且,而是尽人事听天命。
51、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,离世觅菩提,恰如求兔角。
52、若以色见我,以音声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见如来。
53、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。
54、无生无灭。是如来清净禅。诸法空寂。是如来清净坐。
55、人虽有南北。佛性本无南北。猎獠身与和尚不同。佛性有何差别。
56、不识本心。学法无益。若识自本心。见自本性。即名丈夫、天人师、佛。
57、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
58、如来说:一切法皆是佛法。所言一切法者,即非一切法,是故名一切法。
59、如来说:一切诸相,即是非相。又说:一切众生,即非众生。
60、兀兀不修善,腾腾不造恶,寂寂断见闻,荡荡心无著。
61、若修不动者。但见一切人时。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。即是自性不动。
62、菩萨于法,应无所住行于布施,所谓不住色布施,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。
63、以无我、无人、无众生、无寿者,修一切善法,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
64、外于相离相。内于空离空。若全着相。即长邪见。若全执空。即长无明。
65、自性若悟。众生是佛。自性若迷。佛是众生。自性平等。众生是佛。自性邪险。佛是众生。
66、应如是生清净心,不应住色生心,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,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。
67、当生如是心,我应灭度一切众生。灭度一切众生已,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。
68、世间无常,国土危脆,四大苦空,五阴无我,生灭变异,虚伪无主。
69、世人生死事大。汝等终日只求福田。不求出离生死苦海。自性若迷。福何可救。
70、如是一切,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。而心无色,不可见取,但是虚妄。
71、何期自性本自清净。何期自性本不生灭。何期自性本自具足。何期自性本无动摇。何期自性能生万法。
72、一切处所。一切时中。念念不愚。常行智慧。即是般若行。一念愚即般若绝。一念智即般若生。
73、十善业道。何等为十?谓能永离杀生、偷盗、邪行、妄语、两舌、恶口、绮语、贪欲、瞋恚、邪见。
74、一念平直。即是众生成佛。我心自有佛。自佛是真佛。自若无佛心。何处求真佛。
75、三世诸佛。十二部经。在人性中本自具有。不能自悟。须求善知识。指示方见。若自悟者。不假外求。
76、诸法集起,毕竟无主、无我我所。虽各随业,所现不同,而实于中,无有作者。故一切法皆不思议,自性如幻。
77、慈庄严故,于诸众生不起恼害;悲庄严故,悯诸众生,常不厌舍;喜庄严故,见修善者,心无嫌嫉;舍庄严故,於顺违境,无爱恚心。
78、于诸佛法,心无所碍,住去来今诸佛之道,随众生住,恒不舍离。如诸法相,悉能通达,断一切恶,具足众善。
79、闻已应起大慈悲心。观察众生。而不舍离。思惟诸法。无有休息。行无上业。不求果报。了知境界。如幻如梦。如影如响。亦如变化。
80、无上菩提,须得言下,识自本心,见自本性,不生不灭,于一切时中,念念自见,万法无滞,一真一切真,万境自如如,如如之心,即是真实。
81、于身无所取。于修无所著。于法无所住。过去已灭。未来未至。现在空寂。无作业者。无受报者。此世不移动。彼世不改变。此中何法。名为梵行。
82、菩萨有一法,能断一切诸恶道苦。何等为一?谓于昼夜,常念思惟观察善法,令诸善法念念增长,不容毫分不善间杂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,善法圆满。
83、梵行法不可得故。三世法皆空寂故。意无取着故。心无障碍故。所行无二故。方便自在故。受无相法故。观无相法故。知佛法平等故。具一切佛法故。如是名为清净梵行。
84、功德在法身中。不在修福。念念无滞。常见本性。真实妙用。名为功德。内心谦下是功。外行于礼是德。自性建立万法是功。心体离念是德。不离自性是功。应用无染是德。
85、于一切处而不住相。于彼相中不生憎爱。亦无取舍。不念利益成坏等事。安闲恬静。虚融澹泊。此名一相三昧。若于一切处。行住坐卧。纯一直心。不动道场。真成净土。此名一行三昧。
86、无二之性。即是实性。实性者。处凡愚而不减。在贤圣而不增。住烦恼而不乱。居禅定而不寂。不断不常。不来不去。不在中间。及其内外。不生不灭。性相如如。常住不迁。名之曰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