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须有宁拙毋巧之意,而后可以持久。

2、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。

3、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。不深思而得者,其得易失。

4、苟能发奋自立,负薪牧冢皆可读书;不能发愤自立,即清静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,何必择地?何必择时?

5、尽人事以听天,吾唯日日谨慎而已。

6、精神愈用而愈出,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。

7、口腹不节,致疾之因;念虑不正,杀身之本。

8、轻财足以聚人,律己足以服人,量宽足以得人,身先足以率人。

9、吾常见夸己者,以要誉而受嗤也;吾常见媚人者,以求悦而招鄙也。夫士处世,无为可议,勿期人誉,无为可怨,勿期人悦。

10、学而废者,不若不学而废者。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,骄必辱。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,卑则全。勇多于人谓之暴,才多于人谓之妖。

11、凡有盛必有衰,不可不预为之计。

12、守笃实,戒机巧,守强毅,戒刚愎。

13、凡事留余地,雅量能容人。

14、久视则熟字不识,注视则静物若动,乃知蓄疑者乱真,过思者迷正应。

15、古之人修身以避名,今之人饰己以要誉。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,今人见小利而易守。

16、勤于邦,俭于家,言忠信,行笃敬。

17、二十年来治一怒字,尚未清磨得尽,以是知克己最难。

18、求业之精,别无他法,曰专而已矣。若志在穷经,则须专守一经;志在作古文,则须专看一家文集。万不可兼营并鹜,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。

19、决不可存苟且心,决不可做偷薄事,决不可学轻狂态,决不可做惫赖人。

20、兄弟和,虽穷氓小户必兴,兄弟不和,虽世家宦族必败。

21、说人之短,乃护己之短。夸己之长,乃忌人之长。皆由存心不厚,识量太狭耳。能去此弊,可以进德,可以远怨。

22、爵禄可以荣其身,而不可以荣其心。文章可以文其身,而不可以文其行。

23、打仗不慌不忙,先求稳当,次求变化;办事无声无臭,既要精当,又要简捷。

24、以才自足,以能自矜,则为小人所忌,亦为君子所薄。

25、人之处于患难,只有一个处置。尽人谋之后,却须泰然处之。

26、从人可羞,刚愎自用可恶。不执不阿,是为中道。寻常不见得,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,最为雅操。

27、清高太过则伤仁,和顺太过则伤义,是以贵中道也。

28、不思,故有惑;不求,故无得;不问,故不知。

29、一念忽略,便有错言错事。

30、米已成饭,木已成舟,只好听之而已。

31、巧辩者与道多悖,拙讷者涉者必疏,宁疏于世,勿悖于道。

32、血气盛,则克治难。欲养心者,先治其气。

33、男儿自立,必须有倔强之气。

34、和可消人怨,忍足退灾星。

35、胸中只摆脱一恋字,便十分爽净,十分自在。人在最苦处只是此心沾泥带水,明是知得,不能断割耳。

36、古来豪杰,吾家祖父教人,以“懦弱无刚”四字为大耻,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。

37、凡办大事,以识为主,以才为辅;凡成大事,人谋居半,天意居半。

38、绮语背道,杂学乱性。

39、受非分之情,恐办非分之事。

40、才觉私意起,便克去,此是大勇。

41、务须咬牙厉志,蓄其气而长其志,切不可恭然自馁也。

42、惟正己可以化人,惟尽己可以服人。

43、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,则庶可以成大器,若沾染富贵气习,则难望有成。

44、盛世创业之英雄,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。

45、省事是清心之法,读书是省事之法。

46、君子之道,以知命为第一要务。

47、行事不可任心,说话不可任口。

48、事以急败,思因缓得。

49、人必诚,然后业可大可久。

50、功不独居,过不推诿。

51、处事速不如思,便不如当,用意不如平心。

52、兵为民之卫,民无兵不固。

53、遇诡诈人变幻百端,不可测度,吾一以至诚待之,彼术自穷。

54、功名官爵,货财声色,皆谓之欲,俱可以杀身。

55、圣贤成大事者,皆从战战兢兢之心来。

56、第一要有志,第二要有识,第三要有恒。

57、世间极占地位的,是读书一著。然读书占地位,在人品上,不在势位上。

58、端庄厚重是贵相,谦卑含容是贵相;事有归著是富相,心存济物是富相。

59、举止端庄,言不妄发。